這種以投籃入球、按投入籃內球數的多寡來計分的遊戲,是詹姆士‧奈史密斯因天氣寒冷不能進行戶外活動而發明的室內活動。
奈史密斯為了要讓大家打起精神,就想起了一個小時候常玩的團體遊戲:
兩隊共同爭奪一塊石頭,看誰先把石頭丟進地上的凹洞中就算勝利。
他以這個遊戲為基礎,以足球代替石頭,再將梨桶釘在運動場二樓兩端
懸空且突出的走廊當作凹洞,並且參考美式、歐式足球和冰上曲棍球的
規則,訂立了十三條遊戲規則。在一八九一年的聖誕節夕,籃球運動就這樣產生了。
歷史上的第1場籃球比賽於1892年1月20日在春田市青年會舉行。最初在體育館兩端牆上10呎處懸掛兩個桃木籃子(Basket因為當地盛產桃子
進行比賽。這項因此被定名Basketball(譯為籃球)。
比賽時,每當球員擲中目標,球就停在籃裏,必須登梯將球取出才能繼續比賽。
不久,桃籃便被金屬取代兩年後,由於基督教青年會之推廣,籃球運動於西元 1894 年傳入天津,不出幾年便遍全國各地。直到今天,籃球不
但是學校體育的主要教材,同時亦是青年朋友們的最愛。
籃球運動是學校體育的主要教材之一,不僅可以訓練個人跑、跳、擲、轉身、突停等全身的活動,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更能激發個人與
團隊的互助合作關係。不可否認的,由於強力籃球觀念的蓬勃發展,籃球運動的競爭愈來愈激烈,身體碰撞的機會愈來愈多。為了應付瞬息
萬變的球場環境,並能快速、穩定的處理來球,在個人進攻與防守的基本動作的純熟度亦需相對提高,方能縱橫球場,盡情享受籃球運動的
樂趣。
資料來源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