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

籃球的好處


  籃球是運動界一個舉足輕重的明星,在現代已經成為了無數青少年課外必備的活動之一。事實上,愛打籃球是一件好事,因為經常打籃球無論對人的心理還是生理,都有許多的益處。下面就介紹下打籃球的好處有哪些。打籃球的好處,要先從心理上說起:
1.改善瘦弱、肥胖及不良習慣所致的青少年體型,增加自信心;
2.釋放孩子緊張繁重的學業壓力,活躍大腦,提高學習效率;
3.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精神,培養溝通能力、交際能力、領導能力;
4.培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;
 康健雜誌『益生菌』類票選第一!順暢超有感!白蘭氏
5.開發籃球運動天分和挖掘潛力,打好籃球基本功;
6.培養健康、開朗、自信的心理,掌握優美技術,更顯英姿。
7.豐富假期生活,學會結交更多好朋友。
8、幫助沉迷網絡、少運動、不愛運動、內向、易生病的孩子培養興趣。增強體質。
打籃球的好處,還體現在生理上:
 瓦城 x MOMO 幸運轉盤加碼!千元餐券輕鬆到手瓦城泰國料理
1. 有效預防心血管病。
  籃球運動時,由於肌肉的緊張活動,心臟工作增加,心肌的血液供應和代謝加強,心肌纖維增粗,心壁增厚,心臟體積增大,外形圓滿,搏動有力。這一切也是治心血管病的良方。心血管病是當今世界上危及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。據報導,在我國,死於心血管病的人亦居首位。大量研究表明,經常進行籃球運動可以顯著地降低心血管病形成和發生的危險性。
2. 控制體重與改變體形。
  過分肥胖會影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,尤其容易造成心臟負擔加重,壽命縮短。如果一個人的皮下脂肪超過正常標準的15%-25%,那麼,他的死亡危險率會增加到30%。由於籃球運動能減少脂肪,增強肌肉力量,保持關節柔韌,故可控制體重,改善體形和外表。
3.增強心臟功能。
  經常進行籃球運動,可以增強心臟功能,使每搏輸出量增加,能使動脈血管壁的中膜增厚,平滑肌細胞和彈力纖維增加;使骨骼肌肉的毛細血管分佈數量增加,分枝吻合豐富;使冠狀動脈口增粗和重量增加;心肌的毛細血管數量增加,這均有利於包括心臟本身在內的器官供血和機能的提高。同時,籃球運動還可以使血壓有所下降,並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,對於預防高血壓,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。
4. 降低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。
  糖尿病的特徵之一是人的血糖水平很高,如果不加控制,還會引起其他許多健康問題,如視力減弱和腎虧等。經常打籃球由於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提高,從而使個體產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減小。
5. 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。
  籃球運動會增強體內營養物質的消耗,使整個肌體的代謝增強,從而提高食慾;另外,還會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,改善肝臟和胰腺的功能,從而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得到提高,為人的健康和長壽提供良好的物質保證。
  打籃球的好處如此之多,如果你愛運動,那麼就去打籃球吧。
資料來源

笑話2

  有一個白人媽媽在餵奶,旁邊坐了一個黑人媽媽,白人媽媽的小孩吵著說:我要吃巧克力口味的啦!
資料來源

http://joke.876.tw/show/1/51714.shtml

籃球規則

  在開始球賽時,球員會在籃球場中圈裡進行跳球。球員就要用一切合法的方法,目的要把球投進籃中。籃球規則中訂明,球員只可以用手玩籃球,但不可以用拳打,而蓄意用下肢接觸球的更是違例。持球的球員必須運動籃球才可以帶著球走,只可以用單手拍球、傳球或投籃。
  正規的球賽共分作四節,每一節10分鐘,若未能在正規比賽時間中取得勝利,就會進行加時賽,每節加時賽有5分鐘,如仍未能分出勝負,則會再進行,直至分出勝負為止。比賽中,每隊要在24秒內進攻,如果未能在24秒內把球投進或碰到我方球籃,就算違例,對方可得到控球權。球員投籃,成功的話一般是2分,如果是在三分線以外投籃的話,就會得到3分,而在罰球情況下成功的會有1分。
國際籃聯規則
1國際籃球規則下的比賽為40分鐘,分四節,每節時為10分鐘。
2國際籃球球場的3分線距離籃框6.75米。
3國際籃球球場面積為28*15米。
4國際籃球三秒面積為5.8*4.9米的長方形。
5國際籃球比賽中暫停為5次,每隊上半時允許請求兩次暫停;下半時允許請求三次暫停,加時賽暫停1次。
6國際籃球的暫停時長為1分鐘。
7國際籃球每次進攻限制用時為24秒(必須在24秒內進攻)。
8國際籃球每場比賽個人限犯規限制次數為5次。
9國際籃球的罰球時間限制是5秒。
10國際籃球臨場裁判人數為2-3人。
每場比賽超過犯規次數的罰球,國際籃球規則為每節球隊第5次犯規。
攻擊方不得在禁區待超過3秒 發球不得超過5
參考來源

笑話1

  有一天下午,客人到幼稚園參觀。他問一個小弟弟:「小弟弟,你午睡了沒??」小弟弟搖搖頭回答他:「我四歲,還沒五歲!
資料來源
http://kids.yam.com/joke/article.php?cid=campus&id=174544

籃球起源



  籃球運動是由美國麻州春田國際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─詹姆士‧奈史密斯博士於1891年所發明的。
  這種以投籃入球、按投入籃內球數的多寡來計分的遊戲,是詹姆士‧奈史密斯因天氣寒冷不能進行戶外活動而發明的室內活動。
  奈史密斯為了要讓大家打起精神,就想起了一個小時候常玩的團體遊戲:
        兩隊共同爭奪一塊石頭,看誰先把石頭丟進地上的凹洞中就算勝利。
  他以這個遊戲為基礎,以足球代替石頭,再將梨桶釘在運動場二樓兩端 懸空且突出的走廊當作凹洞,並且參考美式、歐式足球和冰上曲棍球的
規則,訂立了十三條遊戲規則。在一八九一年的聖誕節夕,籃球運動就這樣產生了。
  歷史上的第1場籃球比賽於1892120日在春田市青年會舉行。最初在體育館兩端牆上10呎處懸掛兩個桃木籃子(Basket因為當地盛產桃子
進行比賽。這項因此被定名Basketball(譯為籃球)。
        比賽時,每當球員擲中目標,球就停在籃裏,必須登梯將球取出才能繼續比賽。
  不久,桃籃便被金屬取代兩年後,由於基督教青年會之推廣,籃球運動於西元 1894 年傳入天津,不出幾年便遍全國各地。直到今天,籃球不
但是學校體育的主要教材,同時亦是青年朋友們的最愛。
        籃球運動是學校體育的主要教材之一,不僅可以訓練個人跑、跳、擲、轉身、突停等全身的活動,以及手眼的協調能力更能激發個人與
  團隊的互助合作關係。不可否認的,由於強力籃球觀念的蓬勃發展,籃球運動的競爭愈來愈激烈,身體碰撞的機會愈來愈多。為了應付瞬息
  萬變的球場環境,並能快速、穩定的處理來球,在個人進攻與防守的基本動作的純熟度亦需相對提高,方能縱橫球場,盡情享受籃球運動的
樂趣。
資料來源